一拉肚子就便血,不拉肚子就会没事_便血警报拉肚子的致命信号

AquArius 养生 6 627

便血是指粪便中带血,可分为鲜红色血便、暗红色血便和柏油便。鲜红色血便多见于结直肠或疾病,暗红色血便常见于消化道中、上段出血,柏油便多见于消化道上端大出血。常见的病因包括:

痔疮:内痔或外痔破裂出血,表现为无痛性便血,血色鲜红,滴血或喷射状。

肛裂:皮肤破裂,排便时因括约肌收缩导致裂口撕裂出血,表现为排便时剧烈疼痛,伴有少量鲜红色血便。

结肠息肉:肠道内长出息肉,表面糜烂或溃疡出血,表现为间断性无痛性便血,血色鲜红或暗红。

炎症性肠病: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,肠道黏膜炎症糜烂出血,表现为腹痛、腹泻、便血,血色暗红或鲜红。

结直肠癌:肿瘤侵犯肠道黏膜,引起黏膜破损出血,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断性便血,血色暗红或鲜红,伴有腹痛、腹胀、消瘦等症状。

二、拉肚子的症状

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(每日超过3次)、粪便稀薄或水样。常见的症状包括:

腹痛:腹泻前或伴有腹痛,性质可为绞痛、阵痛或钝痛。

恶心呕吐:腹泻可伴有恶心、呕吐,严重时可导致脱水、电解质紊乱。

发热:感染性腹泻可伴有发热,体温升高至38℃以上。

脱水: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丢失,出现口渴、尿少、皮肤干燥等脱水症状。

电解质紊乱:腹泻可导致钠、钾、氯等电解质丢失,出现疲乏无力、肌肉痉挛等症状。

三、便血合并拉肚子的危害

便血合并拉肚子,不仅会加剧症状,还可能掩盖严重的疾病。

失血性贫血:持续性便血会导致失血过量,引发贫血,出现面色苍白、头晕乏力、心悸气短等症状。

电解质紊乱:拉肚子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,叠加便血失血,电解质紊乱更加严重,危及生命。

肠道感染:拉肚子往往是肠道感染引起的,感染灶出血可加重便血,导致病情恶化。

癌症隐匿:便血拉肚子可能掩盖结直肠癌等恶性疾病,延误诊断和治疗。

四、便血拉肚子的诊断

便血拉肚子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。

病史询问:了解便血和拉肚子的发病时间、性质、频率、伴随症状等。

体格检查:指检、腹部触诊等检查,可发现疾病、肠道肿块等异常。

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、大便常规、便潜血检查等,可评估失血情况、感染程度等。

肠镜检查: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,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,发现息肉、溃疡、肿瘤等病变。

活检: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,明确病变性质。

五、便血拉肚子的治疗

便血拉肚子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。

痔疮:轻度痔疮可保守治疗,包括药物治疗、Sitz浴等。严重痔疮需手术治疗。

肛裂:轻度肛裂可保守治疗,包括局部、扩肛等。严重肛裂需手术治疗。

结肠息肉:息肉切除术,可通过肠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。

炎症性肠病:药物治疗,包括抗炎药、免疫抑制剂等。严重时需手术治疗。

结直肠癌:手术切除肿瘤,并辅以化疗、放疗等综合治疗。

一拉肚子就便血,不拉肚子就会没事_便血警报拉肚子的致命信号-第1张图片-健康养生经验分享

六、便血拉肚子的预防

便血拉肚子的预防措施包括:

保持清洁:勤换内衣裤,避免久坐硬物。

避免辛辣 *** 食物:辣椒、芥末等 *** 性食物可加重充血,诱发痔疮出血。

多食纤维素食物:蔬菜、水果中富含纤维素,可促进肠道蠕动,预防便秘。

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:定时排便,避免久忍大便。

及时就医:出现便血拉肚子症状,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对症治疗。

标签: 拉肚子